首页

女王sm动漫网站

时间:2025-05-30 00:09:17 作者:“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浏览量:53953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记者 马帅莎

  5月29日凌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天问二号探测器精准送入预定轨道,顺利跑完中国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第一棒”。

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白国龙 摄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单一型号运载火箭。此次任务是长三乙火箭第109次飞行,也是其首次挑战地球逃逸轨道发射。

  地球逃逸轨道高度高,火箭挣脱地心引力束缚所需的能量就更多,速度也更快。此外,发射窗口窄,入轨精度要求高,分离速度误差控制严……发射难关一项又一项,“劳模”长三乙火箭如何跨越重重难关,为此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搭天梯”?

  力气足:5.55吨运力精准匹配

  长三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是一款高轨道大推力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他轨道卫星的发射。

  作为中国高轨主力运载火箭,该型火箭是“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三兄弟”中“力气最大”的,特别是2020年实施“双提升”工程后,火箭运载能力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至5.55吨,与天问二号探测器质量要求更贴合,成为本次任务的“最优解”。

  飞得高:直达高轨,精准“投送”

  以往发射地球轨道范围内的载荷,火箭分离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即每秒7.9千米。此次任务中,火箭分离时的速度需超过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才能使天问二号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进入地球逃逸轨道。

  不仅如此,目标小行星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弱、捕获难度大,这对火箭入轨精度提出更高要求。火箭入轨速度不仅要达到每秒11.2千米,每秒偏差也不能超过1米,否则可能造成探测器距离小行星百万公里的级差。

  火箭专家解释称,如果将火箭入轨比作投篮,这样的入轨精度,好比在上海投出一个篮球,要投中位于北京的篮筐,还要保证篮球入筐时的飞行角度和速度。

  为此,研制团队在采用迭代制导技术的基础上,还运用了末速修正技术,在分离前实时调整火箭速度、姿态等,确保探测器精准踏上深空之旅。

  靠得住:百战锤炼,飞行更可靠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首个宇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型运载火箭。自1996年首飞以来,它托举“北斗”、“嫦娥”、风云卫星、天链卫星等“乘客”问鼎苍穹,保障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历经百战锤炼的长三乙火箭如今越飞越稳,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早在2018年,天问二号发射任务就“花落”长三乙火箭。“火箭性能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执行其他发射任务的同时,长三乙火箭也在一发发积累中为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打下更好的基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张亦朴说。

  谈到长三乙火箭长期稳定、可靠的表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闽慷也表示,多年来,型号团队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与可靠性提升,大大提升了长三乙火箭的整体性能与竞争力,使其能够从容应对多样化的发射需求,为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际识局:美国民主党领袖秀团结,民众却高喊“你们双手沾满鲜血”

杜瓦尔说,中国在非洲大陆和印度洋地区为许多国家提供了重要帮助。中国继续在这方面发挥领导作用非常重要,世界将从对话和互助中受益。他期待本次活动为促进毛中两国友好合作、加强发展中国家立法机构交流互鉴发挥积极作用。

西安聚焦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推动“枢纽+产业”深度融合

北京7月2日电 “我们在一起,而你是冠军。”2日下午,国羽名将陈雨菲在社交媒体敲下了这样一句话。与文字一同出现的,是中国队登上领奖台的合影。照片中间那抹红色,是属于张志杰的球衣。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乐明瀚

经大赛初评、复评和终评,当日活动上,主办方对金、银、铜奖和优秀奖获得者进行了颁奖。其中,金奖获得者是来自辽宁省的诗友孙洪伟,其创作了作品《水调歌头·绍兴运河放歌》。

因药品生产违规,益佰制药及相关责任人被罚逾820万

报道提到,钱凯港总投资估计为34亿美元,工程已经完成了40%以上,有望在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开始运营。不过,让美方在意的是,中远海运港口拥有该港口60%股份。前述美国高官渲染称:“钱凯港的所有后端基础设施都将由外国势力控制,这应该引起秘鲁政府的高度关注。”据悉,秘鲁博尔坎矿业公司拥有该港余下40%股份。

苏州一高架路面结冰上百辆车相撞 警方通报:9人受伤

“回乡创业并非一时冲动,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汪颖回忆道,几年前,村里的矿山关停、茶园复绿,优质项目相继落地,看着家乡越来越好,她便萌生了投身乡村建设的想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